“理念向行动”转化的关键环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12-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美]格兰特·威金斯 杰伊·麦克泰格 著,闫寒冰 宋雪莲 赖平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特别是对今天正在深入进行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已经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正在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纲着力建设和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的大概念,也就是要提炼各学科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作出的贡献;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和依据来选择学习内容;需要设计保证核心素养目标得到落实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需要设计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目标和方式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当我们思考和推动上述工作的时候,是能够从本书中得到很多启发的。

    这本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针对学校教学设计中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前者没有明确学习体验如何帮助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后者没有明确的大概念引导教学,缺乏为确保学习效果而进行设计的过程。本书认为教师在考虑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必须首先关注学习期望,然后才有可能产生适合的教学行为。本书认为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这个概念和方法对于今天我们为追求有意义、有效果的教学设计以及思考和寻找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路径颇有启迪。

    本书对“理解”在概念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述和解释,提出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特别有价值的是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将具有多维性和复杂性的“理解”概括和界定为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个侧面,对教与学的设计具有关键的意义。

    这本书提出了一种课程与教学的设计方法,旨在能够促使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提升学习迁移能力,为学生提供理解概念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一些零散的知识和技能,并揭示与内容相关的大概念。通过对大量的教学实践积累和总结,书中还提出了一个关注学生理解的单元模板,以协助教师设计课程与评估;围绕大概念、基本问题和核心评估任务提出了如何把教学单元放在一个更大、更连贯、更结构化的课程和项目框架中进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创造了一个基于学习者理解的单元模板,协助教师设计课程与评估;提出了一套在课程和评价中实现质量控制的设计标准。

    书中提供的许多案例、创造的许多工具和支架对于我们的教学研究从经验型转向实证型,对于教学从知识为本转向核心素养为本,都具有既有理论高度而又具体实在的实操性的借鉴意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本书的第一版到第二版,经历了六年时间。其间,本书的作者与他的许多合作者持续地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不管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充实了体现全球改革共同趋势的最新要求,而且补充了大量的实践案例。这种扎根于实践的严谨科学态度也是令人敬佩的。

    这是一本值得我们反复翻阅的书。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课程标准已经制定,教材体系已经初步建设完成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感觉到,最紧迫、最需要的当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所谓“行动”,指的是所有在日常课堂上每天与学生互动的老师们在主导教学中的具体行为。这是关系到课程改革理念和方案能不能真正落地、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环节。此书的推出,可以说正当其时,希望此书能够帮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突破“理念向行动”转化的关键环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尹后庆)

上一篇:语文课的诗和远方     下一篇:90佳(3)